足坛十位最伟大的10号,梅西却只能排在末位

巴萨欧冠梅西踢飞点球了吗-巴萨欧冠梅西踢飞点球

在足球世界里,每个球衣号码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含义,在众多号码中,尤其是以10号最为特殊,它代表了球队的中场指挥官和进攻核心。而有资格披上10号球衣的球员,往往都有着特殊的领袖气质,备受人们爱戴和尊重。下面咱们就一起回顾一下,足球史上十位最伟大的10号球员。

梅西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优秀的现役球员,他没到20岁就已经名满天下,身兼巴塞罗那和阿根廷国家队队长的他,是球队中最锋利的进攻武器,也理所应当的披上了10号球衣。

他有着超出常人的平衡感和加速度,而且异常敏捷,是对手的禁区前最危险的杀手。

梅西至今已经创纪录的获得了6个金球奖和六次欧洲金靴,并且帮助巴萨赢得了10次西甲冠军和4次欧冠,因此他被广泛认为是近20年来阿根廷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球星。

也许梅西和前辈阿根廷球王马拉多纳之间的距离只差一座大力神金杯。

巴乔的眼神像地中海一样暗蓝而忧郁,而他的整个足球生涯也充满了悲彩,他年少成名,却遭遇严重伤病,他才华横溢,却被骂为叛徒。他纵横意甲,却屡屡不受重用。在1994年世界杯决赛点球决战中,他还一脚踢飞了近在咫尺的冠军金杯。

巴乔在场上既可以踢前腰也可以踢前锋,他拥有着无与伦比的人球结合能力,充满想象力的传球非常符合他的艺术气质。他视进球如同探囊取物一般,在488场意甲比赛中打入了217球,代表国家队56次出场,打入了27球。

不过巴乔的职业生涯难称如意,他总共获得过两次意甲冠军,一次世界杯亚军和季军,以及一次世界足球先生和欧洲金球奖。这些荣誉对于一个能够影响两代球迷的世界级球星来说,显然是少的可怜。

但这一切并不能阻挡巴乔成为人们心中的偶像,他俊朗的外表,飘逸的马尾辫,完美的球技以及出众的人品,让所有人都回味至今。

谁说每个强者都必定成功,巴乔在美国世界杯上的落寞背影和英雄泪,曾让万千球迷为之动容。自他之后,意大利至今再没能出现能与他比肩的中场大师,在球迷们的眼里,他是那个蓝衣军团中永远的潇洒10号。

小罗拥有的足球天赋曾经让每个球员都非常羡慕甚至是嫉妒。因为没有人可以像他一样把比赛当成一种真正的享受。

小罗可以胜任前场多个位置,他细腻的盘带和华丽的过人,往往是出其不意但又效果极佳,因为很多时候都是临场即兴发挥,所以对方后卫明知道要被强行突破,但在他那眼花缭乱的小技术面前,还是不知如何防守,只能任由他戏耍。

小罗的足球生涯从巴西的格雷米奥队起步,登陆欧洲后,曾先后效力于大巴黎,巴萨和AC米兰。巴萨时期的小罗达到了自己足球生涯的巅峰,在场上几乎无人可挡。期间获得两次西甲和一次欧冠冠军。并在2004和2005年连获两次世界足球先生和一次欧洲足球先生的称号。

在国家队层面,他也是1999年美洲杯,2002年世界杯和2005年联合会杯冠军队主力成员。

但球场上威风八面的小罗的自身缺点也非常明显,他把球场上的顽皮和随性统统带到了生活中,不知自律的性格,致使他后期的身体和比赛状态严重下滑,最终黯然重返巴西,在退役后他还遭遇了牢狱之灾。

尽管如此,他在球迷眼中仍然是那个无所不能,可以用眼神过人的天才10号。

法国足球是欧洲拉丁派的代表,有着与生俱来的浪漫气质。而齐祖可谓是近30年来法国最有影响力的足球巨星,作为球队的前腰,在法国国家队中,只要齐祖在场上,那10号球衣就永远属于他。

齐达内出生在法国马赛的一个北非移民家庭,早年被戛纳队的球探相中,进入球队效力。随后转会至波尔多俱乐部,并且开始逐渐展露才华。在波尔多的三年中,他先后被评为法甲最佳新秀和最佳球员,并成功引起了意甲豪门尤文图斯的关注。

在加盟尤文后,齐达内也进入自己的巅峰时期,五个赛季中两获意甲冠军,一次超级杯冠军和丰田杯冠军,成长为了一名世界级中场。之后在皇马的伯纳乌岁月里,齐达内又获得了西甲,欧冠,以及超级杯的冠军,正式进入巨星行列。

在2006年退役前,齐达内获得了三次世界足球先生和一次欧洲金球奖的殊荣,也是1998年法国世界杯和2000年欧洲杯的冠军队主力球员,实现了个人大满贯。

齐达内有着出神入化的控球技术,善于控制比赛节奏,而且视野开阔,能传能射,他是对手禁区前优雅且危险的舞者。但2006年世界杯决赛中因头顶马特拉济而被红牌罚下的场景,让他的谢幕战充满了遗憾。

“黑豹”一直都是最伟大的前锋之一。他拥有着惊人的速度和射门力量,是本菲卡和葡萄牙队的标志性人物和传奇射手。

在1966年英国世界杯上,由他统帅的葡萄牙队所向披靡,先是力克巴西,又在淘汰赛中在三球落后的严峻局面下,连入五球逆转朝鲜队。

虽然半决赛上遗憾负于英格兰,但还是获得了世界杯第三名的好成绩,而尤西比奥本人独入9球也成为世界杯最佳射手,被整个葡萄牙奉为民族英雄。他曾屡次获得欧洲金靴和金球奖,当年也就只有查尔顿爵士能与其相提并论。

在巴西人眼中,济科的出现就是上帝的恩赐,他是继贝利之后,巴西又一名伟大的10号。在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他就是桑巴足球的化身,与法国的普拉蒂尼并称为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进攻型中场,人送绰号“白贝利”。

济科的传球能力可以说是独步天下,皮球在他脚下就赋予了特殊的魅力,观赏性极强,看拥有济科的巴西队比赛,完全就是一种享受。济科的得分能力也很强。他总共在巴西联赛上出场800多次,打进539个进球,在国家队层面出场71次进球48粒。济科是真正的无冕之王,他职业生涯中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机会带领巴西队夺得世界杯。

他在退役后成为一名优秀的教练,日本足球的崛起和技术流风格的形成,就跟济科息息相关,他堪称是日本足球的教父,而且他在亚洲,俄罗斯,土耳其的执教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让桑巴足球的血脉延展到了全世界。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普拉蒂尼曾被誉为是欧洲最出色的中场,他有着出色的脚下技术,超凡的阅读比赛能力,身兼进攻组织者和射手于一身,还是一位任意球大师。

当时普拉蒂尼与蒂加纳和吉雷瑟一起组成了法国队的中场铁三角,并勇夺1984年欧洲杯冠军。在尤文图斯队中,他是绝对的中场核心,从1983到1985年他获得了更是连获三次意甲最佳射手,三次欧洲足球先生和两次世界足球先生的殊荣。

可惜在国家队层面,普拉蒂尼的成绩并不突出,当时的世界足坛群星闪耀,前有马拉多纳,后有济科,身边还有鲁梅尼格率领的一众德国铁血战士。因此他在场上经常显得独木难支。

普拉蒂尼在31岁时就宣布退役,此后法国足球也随即转入低潮期。但他与生俱来的领袖气质,让球迷们都铭记住,这位浪漫的绿茵场上的艺术家。

普斯卡什是匈牙利国家队和皇家马德里 历史 上最伟大的球星,是上个世纪初匈牙利黄金时代的奠基人,他拥有着风一般的速度和非凡的进攻穿插能力,而且他的金左脚可以在任何角度射门得分。人送绰号“飞翔的少校”。

出生于1927年的他在场上司职前锋,是足球界中绝对的上古大神。整个职业生涯中获得过3次欧冠冠军,5次西甲冠军,6次匈牙利联赛冠军以及一次世界杯亚军。个人总共获得过10次金靴奖,这个记录至今无人可以超越。

而他场均1球以上的进球率让他成为一台真正的进球机器。

马拉多纳这个名字意味着什么,根本无需多言,因为任何褒奖的词汇用在他身上都显得多余。因为马拉多纳是近50年来,世界足坛唯一可以配称球王的天皇巨星。

这个世界上除了贝利没有人有资格对他的球技做出评价,他不仅是整个阿根廷的骄傲,而且也是整个足球界的宝贵财富。

球场上的马拉多纳就是神一般的存在,防守他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皮球一旦到了他的脚下,便拥有无数的可能性,而最终皮球飞行的目标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对方的球门。对手把能与他同场竞技,看做是一项殊荣,一个足够自己后半生吹嘘的资本。

马拉多纳当然也有很多缺点。但当球王离我们远去时,在球迷们的记忆中永远还是那个绿茵场上完美无缺的足球上帝。

世界上只有两个人被封为球王,当马拉多纳离世后,贝利就成了世界上的唯一。

贝利是10号球衣的真神,他代表巴西三次夺取世界杯,自他起才正式开启了属于10号球衣的传奇。

球王是不可以用来评价的,不论是闪电般的速度,敏锐的门前嗅觉,还是出众的盘带和射门技巧,用来评价贝利都显得过于片面了,也许只有一个词能够概括他,那就是“伟大”。

世界足坛英才辈出,有过许多个顶级的10号球员曾在绿茵场上驰骋,文章的最后,让我们也一起重温一下他们的名字:

哈吉,古利特,巴尔德拉马,博格坎普,马特乌斯,皮耶罗,里克尔梅,莱因克尔,舍普琴科,鲁尼,托蒂,里瓦尔多,卡卡,肯佩斯,劳德鲁普,迪斯蒂法诺,鲁依科斯塔等等

大家还知道哪些著名的10号球员,欢迎留言讨论。

梅西什么时候踢飞点球的啊!?

北京时间11月22日,世界杯小组赛C组第1轮,阿根廷迎战沙特。上半场帕雷德斯在对方禁区被放倒,梅西点射命中,阿根廷1-0沙特阿拉伯;下半场萨利赫-谢赫里为沙特阿拉伯扳平比分,萨利姆-多萨里世界波建功,阿根廷队遭遇逆转不敌沙特。

世界杯开赛以来最好看的一场比赛!我想中立球迷一定很过瘾,该有的元素都有了:超级大爆冷+逆转,梅西破门,多个进球被吹无效。

很多人想到了阿根廷可能不会太顺利,但估计谁也猜不到他们居然会在首战沙特栽跟头……

要知道拥有梅西的阿根廷此前已经36场比赛不败极度接近世界纪录,他们去年夺得美洲杯,开赛前被视作世界杯夺冠热门。而前两天东道主卡塔尔和西亚霸主伊朗队都被对手在场面上地摁着摩擦,作为几个月前跟国足也一度有来有回的沙特队,我想没有几个人会认为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比赛。在这场比赛中,梅西的发挥可谓是老将不,上半场靠着帕雷德斯制造、梅西打进点球,阿根廷1比0领先。

本场比赛中,梅西则更多地出现在中场和大禁区前沿,终结工作当然也不能落下。这样的重担让他不再那么灵活与自由。而他现在的体力,显然已经不足以支撑这样的输出了。梅西完成了足足10次球权对抗,而在联赛里则只有场均5.8次。看上去,梅西似乎只有60分钟的体能,来执行这样的定位。而到了现在的年龄,这种“短”,似乎已经短到了无法搞定沙特阿拉伯的地步。

不得不夸赞一下今天沙特队的防守执行真的是做到了极致,别以为造越位是一个简单的活,他们需要的是全队注意力高度集中,需要的是全体的协调统一性做得相当好,才敢前提位置造越位。

沙特人用大胆的战术获得了三分,而阿根廷人则以沉重的代价得到了教训。如果说世界杯有什么是绝对的,那绝非实力阶级的不可跨越,而是任何一名球员都可以相信奇迹!

阿根廷开场就显得情绪不高,似乎还有所保留,觉得用六成功力就能拿下沙特,开场获得点球更是让阿根廷放松了下来。但踢着踢着发现沙特并没有那么好对付,他们的球员普遍高大,这在西亚球队中是很罕见的。阿根廷整场第二落点几乎就没有控制成功过。

随后阿根廷便无休止地陷入了沙特的越位陷阱,最终输掉比赛。

足球真不是把每个位置能力最强球员放上场,球队就最强的游戏。世界杯也不是每个国家最大牌,或者哪怕俱乐部表现最好的球员就应该全带上的赛事。

任意球那么远都能进球,点球这么近却能踢飞?什么原因呢?

题主的问题充分体现了足球场上的不确定性,这也是为什么足球能够带给人们的无穷乐趣。任意球和点球都是足球比赛中取得进球的重要方式,虽然看上去点球要比任意球简单很多,但正是这种看上去的简单却会给球员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任意球难度较大,进球是惊喜,不进属正常

主罚任意球时,主罚球员面前会有一排人墙干扰,加上门将的严正以待,通常情况下任意球进球概率并不大,除非主罚球员具备极佳的射门感觉以及出众的脚法,有时还需要一点运气,比如打在人墙上折射入网。在这些难度面前,主罚球员的心态会相对平稳,因为罚进了会被冠以英雄的称号,而罚不进也不会遭到过多的指责。

点球看上去难度不大,但如果罚失,将遭受巨大的压力

点球正如大家所知的,不会受到除门将以外的其他干扰,只要骗过门将射中门框范围内便会取得进球。但正是这种看上去极其简单的得分方式,却往往不容主罚球员犯错。对于主罚球员来说,罚进属于正常发挥,但如果罚失点球很可能会被称之为“罪人”。在这种不容有失的压力下,主罚球员心态会产生极大的波动,射门动作也会在不知觉中产生误差,加上队友和数万球迷期待的眼神,罚点球的瞬间往往是令人窒息的。所以我们常常能看点球被主罚球员踢上看台的情形。

综合上述

任意球虽然难度大,但不会给主罚球员带来太大的心理压力,点球虽然简单,但无形的心理压力往往会导致事与愿违。所以任意球和点球的难易程度并不是决定能否取得进球的关键因素,往往心态是否平稳才是决定进球的要素。

八哥看体坛,分享我的观点:在足球比赛中,任意球的得分和点球得分相比,还是点球的得分率更高一些。

在足球比赛中,定位球是一种非常主要的得分手段,包括角球,任意球,点球等,相对于角球和间接任意球的战术配合,点球和直接任意球来得更直接,就是射手和门将之间的较量。

因为点球距离球门距离近,只有11米,而任意球绝大部分都是在禁区外,距离球门至少也有16.5米,因为距离远,且和守门员之间还有人墙阻挡,导致进球难度远远大于直面守门员的点球。但我们在比赛中也的确经常看到,有些球员可以把任意球轻松罚进,却把点球踢飞,这是什么原因呢?

(卡洛斯让物理学难以解释的任意球破门)

事实上点球进球率远比任意球高

和任意球相比,点球进球当然更容易一些,直接面对门将,没有人墙阻挡,罚任意球时,一群高大的后卫不仅把球门隔断,还挡住了罚球球员的视线,难度可想而知。

葡萄牙球星C罗,在其截止到目前的比赛中一共获得141次主罚点球的机会,他罚进了其中的116次,罚丢了25次,点球命中率为82.3%,而他的任意球破门数是55个,差不多是点球的一半。阿根廷球星梅西,到目前为止一共得到了112次主罚点球的机会,罚进了其中的87次,罚丢了25次,罚球命中率为77.7%,而他的任意球得分是50次。

从两位巨星的罚球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点球的得分比任意球高很多,点球平均7、8场比赛能获得一个就算比较多了,而任意球几乎每场比赛都能有几次机会,但却不是每场比赛都能够利用任意球得分。

(梅西罚失点球)

精彩的任意球给球迷造成错觉

世界足坛有很多任意球大师,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拿手绝活,罗伯托卡洛斯的重炮轰门,皮尔洛的落叶球,贝克汉姆的圆月弯刀,C罗的电梯球,梅西的多变式。

任意球得分正因为它的难度大,所以才更具有观赏性,在球迷的心中,任意球破门就如同倒挂金钩,蝎子摆尾等惊艳的破门方式一样,令人赏心悦目,叹为观止。

(梅西任意球脚法变化)

而点球相比任意球得分就显得有些平淡无奇,一射一扑,就结束了,而且在球迷眼中,点球就是一道送分题,得分是理所应当的,被扑住甚至打飞了都是不可理解的。

在球迷的心中,对精彩的任意球记忆深刻,久久不会忘记,球员进的点球他们可能比赛结束就不记得了,而一旦有人罚丢了点球,导致比赛没能取胜,甚至因此被淘汰或失去冠军,那就要被怨恨很长时间了。因为在球迷心中产生了这样的错觉:那么美轮美奂的任意球都能进,是个人都能进的点球却打飞了。

(梅西任意球破门)

优秀的门将,是点球手的劲敌

和任意球相比,点球确实距离球门更近,也没有人墙阻挡,可以直接面对守门员和一个偌大的球门,大部分球迷或业余踢球者也都踢过点球,基本只要不踢飞或送到守门员怀里就都能得分。

职业赛场的点球可不是这么简单的,因为面对的是职业守门员,而不是站在门前像个木桩一样见到大力射门都唯恐避之不及的业余球友。职业门将每天训练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是面对来自不同方向,不同力量,不同角度的攻门,他们经验丰富,完全可以在你起脚的时候就判断出你大概率的射门方向,提前做出预判。而且现在的门将大多身高臂长,虽然球门不小,但他们通过预判,提前移动步伐,如果你的罚球没有隐蔽性,那么很容易被扑出来。

拿曼联门将德赫亚来举例,他身高1.92米,臂展达到两米,而球门的高度是2.44米,宽度是7.32米,意味着德赫亚横向移动一大步,就几乎可以封球门的大部分空间,仅剩余顶角和底角两个理论上的角。而且现在的门将反应迅速,点球手发球时需要力量大,球速快,才能躲开这些优秀门将的封堵,难度可想而知。

(反应神速的德赫亚)

点球没有那么容易,斗智斗勇的 游戏

在比赛中,点球手除了要面对球门线上的门将,面对门将背后的高 科技 分析,还需要小心曾经的队友泄密。在西班牙和克罗地亚的比赛中,西班牙获得了点球,拉莫斯主罚,罚球之前,克罗地亚队长斯尔纳向场边的队友莫德里奇询问拉莫斯大致罚球方向,莫德里奇“出卖”了皇马队友,斯尔纳马上和门将进行了交流,门将脸上露出了神秘的笑容,而看到这一幕的西班牙球员布茨克茨也赶紧告诉了拉莫斯,在双方这场“无间道”式的斗智斗勇中,拉莫斯点球被扑,克罗地亚取得了胜利。

没有优秀的心理素质,就容易罚失点球

在和门将的斗智斗勇中,点球手不战首先就已经落于下风,因为点球罚进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人去责怪门将,扑出点球却是立下奇功,所以门将基本没有什么心理压力。而点球手却截然相反,球队大比分领先还好说,如果一球落后或双方战平的时候,这个点球就意味着局势的逆转,意味着球队的胜利,甚至有可能是冠军,可想而知压在球员身上的压力有多大。

在罚点球的时候,还要排除球场上的各种干扰,对方门将总会走到面前来说三道四,甚至有的对手会把点球点踩出坑来害你,还要忍受球门后对方球迷的嘘声,口哨声等种种噪声干扰,这短短几秒钟的事对点球手来说,说严重点就是徘徊在天堂与地狱之间。1994年世界杯,巴乔最后一脚踢飞点球,把世界杯冠军送给了巴西人,从此成为了教练萨基的眼中钉和很多意大利人眼中的罪人,他们完全忽略了是巴乔凭借一己之力将他们带进了世界杯决赛。

(抑郁王子巴乔罚失点球)

总结:球迷们总是会选择性失忆的,他们会记住你一次精绝的任意球,却会忘记你连续多少个点球破门;他们会忘记你带领球队过关斩将,却对你罚失点球念念不忘。

解析:为什么梅西他们任意球能进,点球却进不了?

看到题主这样问,我觉得题主没有考虑到概率的问题。

题主觉得“任意球那么远都能进球,点球这么近却能踢飞”?并且问“是什么原因”?

可现实是,球 员们踢进的任意球能占百分之几?踢飞的点球又能占据百分之几?

也就是说,虽然有球员偶尔踢飞点球,但是就整个足球比赛的概率来看,踢飞点球的可能性,比踢飞任意球的可能性要低得多。

只是是踢飞任意球比较常见,所以给你印象不深刻,而球员踢飞点球更罕见,因此你会觉得印象更深刻。

总体来说, 据说主流联赛足球赛事的点球命中率,达到了80%以上,谁敢说任意球的命中率能超过80%? 太难吧?

但就算这样,还是有人射失点球,包括普拉蒂尼,济科,巴乔,梅西,C罗或马拉多纳这样的顶级足球巨星,也是如此。

原因?这肯定不是因为技术问题,职业球员到了世界杯或者欧冠这样的顶级足球赛事,基本功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他们踢飞点球,更多是因为心态原因。

如果说是常规时间段的点球,有时候主罚者会在跟对方们这样的心理战中落败,因为射失点球,就算是直接踢飞,也有可能是主罚者因为太追求角度导致的。

如果是点球大战期间的点球,咱们可以想象, 双方经过120分钟的鏖战,在体能和心理方面,都十分疲惫,这时候罚点球,就是在拼意志了。

体能透支或者心理意志不够坚定,导致动作变形,最终踢飞点球,也就成就了题主的这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任意球那么远能进球,点球这么近却能踢飞?

但无论如何,打进点球的难度,肯定比打进任意球更低。

你觉得罚点球环节,最强和最弱的球员分别是谁呢?欢迎一起讨论。

任意球那么远都能进球,点球这么近却能踢飞?什么原因呢?

看到题主这样问,我觉得题主没有考虑到概率的问题。

题主觉得“任意球那么远都能进球,点球这么近却能踢飞”?并且问“是什么原因”?

可现实是,球 员们踢进的任意球能占百分之几?踢飞的点球又能占据百分之几?

也就是说,虽然有球员偶尔踢飞点球,但是就整个足球比赛的概率来看,踢飞点球的可能性,比踢飞任意球的可能性要低得多。

只是是踢飞任意球比较常见,所以给你印象不深刻,而球员踢飞点球更罕见,因此你会觉得印象更深刻。

总体来说, 据说主流联赛足球赛事的点球命中率,达到了80%以上,谁敢说任意球的命中率能超过80%? 太难吧?

但就算这样,还是有人射失点球,包括普拉蒂尼,济科,巴乔,梅西,C罗或马拉多纳这样的顶级足球巨星,也是如此。

原因?这肯定不是因为技术问题,职业球员到了世界杯或者欧冠这样的顶级足球赛事,基本功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他们踢飞点球,更多是因为心态原因。

如果说是常规时间段的点球,有时候主罚者会在跟对方们这样的心理战中落败,因为射失点球,就算是直接踢飞,也有可能是主罚者因为太追求角度导致的。

如果是点球大战期间的点球,咱们可以想象, 双方经过120分钟的鏖战,在体能和心理方面,都十分疲惫,这时候罚点球,就是在拼意志了。

体能透支或者心理意志不够坚定,导致动作变形,最终踢飞点球,也就成就了题主的这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任意球那么远能进球,点球这么近却能踢飞?

但无论如何,打进点球的难度,肯定比打进任意球更低。

你觉得罚点球环节,最强和最弱的球员分别是谁呢?欢迎一起讨论。

这个问题其实我们都被固有印象所欺骗,点球踢飞会觉得不可思议,任意球打飞却稀松平常。但我们用实际数据说话,点球命中率是远远高于任意球命中率的。

根据国外知名数据网站whoscored的统计数据,过去所有世界杯及欧洲杯的点球综合进球率高达74.88%。职业球员主罚点球的球速往往都在112km/h以上,不到0.5秒的时间皮球就能飞入球网,守门员难以反应,往往都是选择提前预判。

而近五年高水平的五大联赛任意球进球率最高的莱万特中场恩尼斯·巴尔迪进球率也仅为22.2%,远低于点球命中率。而近来逐步晋升为任意球大师的梅西在过去五年的任意球命中率仅为9.5%,如此对比,可见我们被自己的固有印象欺骗了很多。

恩尼斯·巴尔迪庆祝任意球进球,这场比赛他任意球梅开二度

说回点球打飞任意球却能进的深层次原因。一方面,主罚点球时无外乎两种情况,一种是常规时间内的普通点球,另外则是点球大战。这两种情景对主罚手的心理素质要求极高,往往承担着非常艰巨的任务。罚进,球迷的英雄,队友的宠儿,高额的奖金;罚丢,球迷的谩骂,队友的隔阂,队伍的出局。面对如此大的压力,很多主罚队员往往动作变形,导致点球打飞。

阿根廷人梅西就曾在美洲杯决赛的赛场上罚丢点球,导致球队与冠军失之交臂,球迷的谩骂也导致这位巨星一度心灰意冷,决心退出国家队。另一方面,大多数门将都会在赛前研究对手的点球主罚情况和概率,大数据的运用更对主罚手非常不利。

此外,任意球之所以被人感觉进球率高,在于它的视觉冲击力强,往往给人们留下很深的印象,从而产生“任意球当点球踢”的刻板印象。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是,任意球的人墙设置往往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它不仅起到了正向的封挡作用,还会产生不利因素,如遮挡守门员视线、产生变线等情况。

综合来看,任意球进球率是远低于点球的,它能被打进的很重要因素就是心理作用,一是球员的心理作用导致点球不进,二是球迷的心理作用往往只记住了精彩的任意球世界波。

问这个问题,证明对点球了解得不够清晰。那么,什么是点球呢?

点球嘛,从根源上讲,就是守方在本方禁区犯规,进攻方得到的一次可以直接得分的机会。

从攻方球迷方面讲,如果你的爱队里面有皮尔洛、巴洛特利或者皮耶罗(怎么都是意大利的),你会觉得稳了;如果你的爱队里有博卡神锋帕勒莫,你会觉得凉凉。为什么只提他一个?嗯,因为他试过一场连续罚丢3次。

从守方球迷方面讲,如果你的爱队里有雷纳、杜德克(怎么都是利物浦的),你会觉得有戏,不一定会丢;如果你的爱队里...算了,点球这锅,门将还真不背。

总的来说,点球可能使球迷疯狂,也可能给巨星设坟场。它是绿茵场上最公平的舞台,相对静态的一对一,一脚射门,一次扑救。

但是,以上的都是球迷对于点球的了解。作为绿茵场上最精彩的环节,仅让足球圈内人了解有点可惜。于是,我想用下面的篇幅,跟圈外的人聊聊点球。

为了方便解释,我给点球套一个最简单的模型:这是一道只有2个选项的高数选择题,但是做题的人只受过高中数学教育。

于是,即便是学霸,大概率也做不出来,只有0.000001%的大大大学霸,才能把题硬解出来,然后轻松地填上选项。剩下的那些学霸和学渣们,只能瞎猜,反正是50%的概率。

曾经有位意大利的同学,人送外号忧郁王子,成绩好还长得帅,同时是校草和全校第一。结果在1994年的美国,他将点球踢飞,只留了这个背影。

有的人就问了,既然是做题,我们不能作弊吗?门将同学表示认同,他们常常用大数据研究出题老师的偏好,看看老师是喜欢将答案设在A还是B。所以门将扑点球之前时不时会看个小纸条,上面写的就是那个研究结果。

再狠一点,既然我答错了,我也不让其他人答对。有的门将喜欢朝罚球人吼,比如德国的狮王同学;有的门将喜欢在用手指向一方迷惑罚球人,比如西班牙的荷鸭同学;当然最厉害的,就是用肢体假动作变过罚球人,然后扑个正着。

有的人又问了,那既然是只选项的选择题,其他人怎么知道他是做对的还是蒙对的?这个可真没办法。2010世界杯16进8,日本对巴拉圭点球大战,日本5个人全部狂抡,结果抡进了3个飞了2个。天知道他们谁是瞎蒙谁是真这么踢的。

当然凡事有特例,还是在意大利,有位明明是富二代却要靠自己的同学,喜欢将解题过程写在题目旁边的空白处,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技术流。这种做法,江湖人称勺子点球,多为大神所使用。

作为一道既容易得分,又很难得分的题目,它也只能成为一道附加题。能做出来,不一定代表你学得很好,因为你依然可能不及格;做不出来,不一定代表你学不好,谁说99分不能是第一。

这就是点球,一道难以判断的题目,一个无法预测后果的瞬间。

这是一个发任意球时的脚型和身型的问题,发不同角度,高度的球,脚型和身型是不同的,发不同距离的球发力的大小也是不同的。

比如发地平球,不管你是脚弓推还是正脚背踢,脚型都不能上翘,而是要放平,踢球的后上部或中部,球就贴地往球门走,如果你脚型往上翘,球就打出高度,脚上翘越大,球打得越高,力量越大,球打得越远越高。

还有就是身型与脚型的配合,踢球时,身型越往后仰,球踢得越高,为什么有人门前老放高?就是射门时习惯性后仰了。

所以门前射门一定要注意身体不要后仰,否则就容易打高。

而远距离发任意球,喜欢打高球的人反而容易打进,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发力打出高飞的球,飞出距离远,在空中有个抛物线,落下时刚好在球门范围内,就像吊门一样,由于球从高空砸下来,守门员的视线受很大的影响,这类球往往容易进门得分。

所以有时候点球那么近容易打飞,任意球那么远反而容易打进也就不奇怪了。

任意球球球必进吗,点球球球必不进吗

踢任意球看到的门大,踢点球看到的门小

那你算过命中率吗?

所谓的任意球比点球准,只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梅西点球命中率76%

任意球最近几年8%左右。

什么原因让球王梅西选择退出阿根廷国家队?

梅西退出阿根廷国家队的原因有连续失利带来的压力、在国家队踢球已经成为了一种烦恼、与阿根廷足协的矛盾重重。

1、? 连续失利带来的压力。

这并非是梅西第一次倒在决赛的赛场,在2007年美洲杯决赛,2014年世界杯决赛以及2015年美洲杯决赛上,梅西带领的阿根廷都和冠军差之毫厘。

连续的失利,会让一个再怎么心理强大的人都会崩溃的吧,何况阿根廷自从1993年后已经23年未染指过大赛冠军,而且梅西这届杯赛为了夺冠,蓄须明志,虽然美洲杯前有伤在身,但是很快赶上了淘汰赛并且上演了帽子戏法,可以说梅西为了这个冠军付出了很多。

然而梅西关键时刻点球踢飞,踢飞之后,梅西在场边或踱步或蜷缩,接受命运的审判。更加讽刺的是,没有梅西的阿根廷在小组赛2-1击败了智利。

2、? 在国家队踢球已经成了一种烦恼。

梅西在国家队的表现已经堪称完美,然而这不能为阿根廷带来一座奖杯。梅西不得不一个人扛着所有的压力,受着所有人的指责,而且不管他表现的如何优秀,所有的言论都会回归于他从未给国家队带来一座奖杯。

所以,对于梅西而言,为国家队比赛并不能让他带来儿时踢球带来的欢乐。

3、? 与阿根廷足协的矛盾重重。

阿根廷足协现在一定懊悔中。梅西已经不止一次抱怨过阿根廷足协的不专业。就在决赛前两天,阿根廷足协让整个国家队在航班延误后连个良好的休息地方都没有安排,只能在机舱等待。梅西也在twitter上抱怨。

就在阿根廷全队刚到美国的时候,他们下榻的酒店竟然有五对新人在举办婚礼,这导致很多球员都没有休息好。原来定好的青年队陪练也没法到位,同时在决赛前一天,阿根廷主教练被爆出已经许久没有拿到过工资了。

阿根廷足协目前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糟糕的阿根廷足协也被FIFA警告,FIFA宣称会接手阿根廷足协。所以也难怪阿根廷的其他球员,马斯切拉诺,伊瓜因和阿圭罗等人也想要退出国家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