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赛进攻方向-篮球赛攻哪边怎么
篮球比赛的规则
细则不介绍,简单解析 违例和犯规
〖违例〗
进攻时:带球走步、回场、进攻超时(24秒)、界外球超时(5秒)、罚球超时(5秒)、过半场超时(8秒)、进区超时(篮下3秒)、罚球提前入进区(罚球中也无效);
防守时:干扰球(非法盖帽)、篮板干扰球(非法篮板即球未下落抢篮板)、罚球提前入进区(攻方可以再次罚篮)。
犯规
进攻时:带球撞人(手肘动作特别严重)、非法阻挡或称非法掩护(手部动作);
防守时:阻挡(指脚步跟不上,靠其它动作阻拦)、打手(下手时听见球响可视为抢断)(另说明:背后抱人掏球、隔位掏球均为打手)。
恶意犯规
是指违反体育道德的技术性犯规。两个原则:
1、无视裁判(挑战规则者杀无赦);
2、伤害球员(例如单刀球,背后拉扯,也属于技术犯规)。
特别说明:攻方上篮时、防守者蹲下----技术犯规
攻方跳投、防守者摸其下阴----技术犯规
攻方跳投、防守者垫脚(攻方下落时极其容易踩上守方脚面,造成受伤)----严重警告
翻篮球记分牌怎么翻?比如A队从左向右攻,A队进球,比分牌翻哪边?
记分牌的摆放方向就是两篮球队的方向,A队得分,应该翻左边的。
分牌摆在中线处,两队的记分牌分别位于各队防守侧,比如A队上半场守左攻右,那么A队的记分牌就应该在左侧,但是下半场就要换过来了,因为场地交换了。翻牌的事情,右边篮筐进球就翻左边的牌,三分线内的两分、三分线外的三分、罚球一分;同样左边篮筐进球就翻右边的牌。
扩展资料:
篮球比赛计分规则:
1,1分——罚球得分。
2,2分——两分区的中篮(包括3分的投篮球在空中上升时被身在两分区的任一队员合法触及成为一个2分投篮,如果中篮只计2分,不计3分)。本队队员无意地使球进入本队球篮计对方场上队长2分(不管球是从两分区中篮还是三分区中篮)。
3,3分——三分区出手(包括2分的投篮球在空中上升时被身在三分区的任一队员合法触及成为一个3分投篮,如果中篮计3分,不计2分)。
4,不计得分——队员故意地投球进本队球篮,这是违例不计得分,判对方发球。
进攻队员干涉得分或干扰不计得分。一个球进入球篮不计得分。掷界外球队员直接投球中篮不计得分,这是违例,判对方发球。
5,当投篮队员球还在手中没有出手时,投篮队员或者他的同队队员犯规,球成球随后投中篮不计得分。24秒信号响、比赛时间终了信号响,球仍在手中,随后的出手中篮不计得分。罚球队员违例不计罚球得分。投篮队员违例不计得分(如带球出界、走步、两次运球、非法携带球等)。
篮球赛中的三角战术具体是怎样安排的
关于普林斯顿\三角进攻,很多筒子认为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如果比较国王时期与90年代的公牛确实有些地方看起来很象。但偶还是认为三角进攻与普林斯顿的差别是巨大的。试胡说几段:
一,进攻发起者的球权
三角进攻顾名思义就是在进攻中通过跑位构成一个一个三角,这种三角的构成到完成攻击大致有几个情形:
A,参与进攻者通过传递找到最适合攻击的一角完成攻击,这是通过球的轮转带动人的轮转。
B,进攻发起者持球推进,其他构成三角的队友跑动接应以使对方分散防守,由持球者完成进攻,这也是三角,不过只出现了跑位,没有出现有球接触。
C,进攻发起者持球推进,其他构成三角的队友跑动接应,由持球者通过转移球明确攻击终结者。
大致应当主要是这三种情形,通过这三种情形可以看出,三角进攻的进攻发起者可以通过传递也可以通过持球来掌握或分配球权,就是说在三角进攻中不存在一定要传递的问题,有明确的持球人和接应路线,并不排斥控球,甚至长时间控球,这一点与普林斯顿是很不一样的。
普林斯顿讲究一定要传,球权一定要很平均,每个人的理念里要有多为别人传一次球。普林斯顿体系认为如果在30秒或24秒内,多次传球的效率高于持球运动寻找突破口的效率,简单点说就是球比人跑得快。所以除非是进攻的终结者,普林斯顿通常排斥比较多的控球。
下面引用最近介绍普林斯顿的一篇文章中的话:
Jay Wright说:“我们没有采用普林斯顿进攻是出于一种选择。是基于我们球员风格考虑的结果。如果贯彻普林斯顿进攻体系,你需要那些家伙们非常好的传接球,投篮并要对普林斯顿进攻有一个很好的理解。我们现在的球员更擅长的是运球,很好的推进和进行很个人化的比赛。许多的球员都有不错的一对一的能力。在普林斯顿进攻体系里,你需要一个球员懂得如何不持球就可以打败对手并要善于寻找队友的位置。这些球员都要变成传球好手和投篮好手。”
从对普林斯顿很了解的教练口中偶们已经可以知道对于习惯上的控球者普林斯顿是排斥的,因此在直观上偶们很容易看出三角进攻与普林斯顿大的原则性差异。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差异呢?这就是---------
二,进攻的思想
三角进攻是一种典型的边缘数学产物,2点构成一条线,不在一线内的3点构成一个面,所以三角是最简洁的面构图方式。三角进攻和普林斯顿都是篮球里比较难的球队体系,但相对来说球队掌握三角进攻要比普林斯顿快得多,因为三角进攻只有三角内的你我他,要不你要不我要不他,反正总有一个要攻的,只是选择最恰当的人选。而普林斯顿要不停的传,经过12345甚至还要再来一遍,所以攻击的选择要远比三角进攻不好确定。因此偶认为三角进攻比普林斯顿在进攻上更明确简洁。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不同的样式呢?偶认为根源在于产生的思想基石不同。三角进攻象一个三棱锥,它的作用而且是唯一的作用就是撕开哪怕最坚固的防守,它的选则性只是哪个尖伸出去硬碰硬的问题。而普林斯顿象一把竹扇平平的铺开,呼哒呼哒的扇起来,扇着干什么呢?还是引用那篇文章里很形象的一段话:“Carril的理论就是让对手保持对你的注意直到他们厌烦。跑动,跑动,跑动,直到对手的防守露出破绽。”
好了,偶认为已经搞明白了,三角进攻的实质是更多的主动去攻击对方的堡垒,只是追求形式更有效,而普林斯顿说白了和英式足球的理论一样,就是取得进球是因为对方出错,普林斯顿做的所有反跑,空切,传递都是为了迷惑防守者使其出错并加以利用。主动性与被动性,这就是2者的区别。
但是这里偶就有一个担心,如果人家防守很稳定.不乱或者脑子跟不上你们普林斯顿的忽悠怎么办呢?在看过的普林斯顿资料里没说,大概偶想需要继续跑动跑动跑动,传球传球传球吧?
在这里偶想小小的猜度一下,老温特的三角进攻为什么强调以带动防守,固定面前的对象,通过个人的能力就要达到得分的目的(当然空位就更棒了),他为什么更多不强调诱使对方露出明显的破绽形成空位呢?偶想大概因为他的体系自产生到实践到夺冠都是在职业联赛中,相对明显的破绽并不多,而且内线的什么兰比尔外面的什么托马斯之流也不会给你多少空位。在那个不允许联防只准盯人防守的年代,一些团队组织加上超级的个人能力更容易使球队达到空前的融合。说白一点,就是大家一起找一个可以硬吃的家伙出来。这就是说三角进攻一直强调的是打强点,打那个优势最大的点,而不完全是打空门。
而普林斯顿出身高中级别,偶认为即使天才如乔丹,科比之流在高中联赛里一场出几个漏勺也是在所难免的,况且不说要一茬齐都个顶个厉害的高中球队听起来有点晕,所以这个级别以及稍高级别的比赛里普林斯顿可以横扫。偶认为这2种体系的出身决定了目前他们取得的成绩的差异。当然现在这两种体系都存在着弱点,但三角进攻的弱点是由于联盟规则的变化,一对一的优势越来越不明显了,很多时候人家根本不跟你一对一,二干一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你可以对付当面的防守者,你还必须能对付协防,要主动得到一个好攻击更难了。这是三角的困境。普林斯顿的困境在于从来都依靠机会的把握,从来都需要在对方不断变换的防守阵型中寻找缝隙,要得到一个对方的破绽当然更难了,所以偶们看到从普林斯顿进入NBA联盟,到现在总冠军里没有它的身影,目前在打的篮网,黄蜂等也就是比那些烂队好一些而已,为什么呢?偶个人觉得,如果有比较说得过去的攻击力,即使生硬的去寻找强攻的机会,它的效果多少还是应当比华丽的捡漏要好的多。那么就说说球星的作用------------
三,球队的组成与球星的作用
三角进攻与普林斯顿都压制超级球星的个人作用。乔丹就认为三角进攻压制了他的个人能力,但他仍然通过禅师告诉老温特,只有三角进攻他们才能拿总冠军。因为三角进攻压制的不是球星的出手和球权,而是你该不该在这个回合成为最后的终结者。并不是每一个球都要乔丹,皮彭,科比,沙克来打,还可以是哈玻,库科奇,郎利,小鱼,福克斯,奥多姆,甚至拉德马诺维奇,夸梅。这是由你和队友当时面对的情况决定的。
从比较成功的三角进攻总冠军团队看,三角进攻需要在场上有两个极其稳定的得分点,至少一个可以支援的点,剩下两个比较蓝领一些的点,但也不是绝对没有攻击力。这两个比较蓝的点之一与3个可以得分的点之二构成三角,这样防守者就永远苦于判断究竟谁会打将过来,这就是防守三角进攻最常遇到的难题。目前三角进攻的式微是因为现在的湖人除了科比很难找到常在的第二点,那个支援就更经常失踪了,所以主要防科比,哪怕3个人上去,剩下的保护科比分球的线路就可以了,人员不整,无兄弟不三角,这是最大的劣势,如果湖人有2个绝对强点,比如象火箭一样,那么他们开发出一个可以支援的第3点速度要比别的队快得多.当然从F4那年的情况看虽然他们有稳定的3点(手套不能融入三角之中),但威力比没有联防的时候已经稍减,偶们现在不要纠缠场外的那些陈芝麻烂谷子,单说对场上的印象。这就是说从三角进攻来看,2+X或3+X就可以形成一个很有竞争力的团队。
那么普林斯顿怎么样呢?还是来引述普林斯顿实践者对球员要求的话:Carmody 从常青藤进入BIG TEN,依然怀抱着他基于普林斯顿进攻的篮球理念。“自从六年级时被教会什么是1-2-3-4-5号位置,球员们就开始在想他们自己是哪个位置。你是一个2号位或一个4号位或任何位置的球员。但是任何一个懂得普林斯顿进攻的教练都不会用那样的方式教你,因为在球场上,你们是随时可以变换位置的。在某一段时间,你并不是后卫或前锋。教练要求你不但可以打比赛,并要做很多不一样的事情。一旦你拥有更多可以控球,可以传球,可以投篮的球员,你就会拥有更多的选择余地。”“有些球队呢,有两个可以控球和传球的球员,有两个射手并且另一个球员可能是一个篮板好手。但是在普林斯顿进攻体系里他们必须要能做所有的活儿,包括控球,传球,投篮,抢篮板等。那样的话,你把他们放在任何一场比赛,他们都会是很有优势的防守者。”这就是普林斯顿的要求。
好了,偶知道谁适合普林斯顿了,萨伯尼斯,张伯伦(奥拉朱旺勉强合格),皮蓬,乔丹或科比,基德或魔术,这些人比国王的普林斯顿人马更适合普林斯顿要求,这套人马大概可以拿总冠军。但是话说回来了,这些人还需要捡漏吗?还需要如普林斯顿者新的Owls的教练认为普林斯顿体系有一个无意的分心。“采用普林斯顿体系比赛的一个额外益处就是反对者花费了根多精力在如何应对它们上面。你会忘了你自己而担心很多东西。然后你不会集中所有的注意力,在你的比赛里。”这些人在一起还需要这个吗?恐怕只要能使球星们都出力打球的教练已经足够了,什么体系在这些人的球队里重要吗?他们甚至都可以无视发挥强点的三角进攻,反倒要靠执着于使对方犯错误和分心的普林斯顿?当偶摆出一套绝对符合普林斯顿要求的阵容时,偶突然发现,偶不知道再如何评论这个体系了,也许它的作用只是使比赛更容易。当然,如果连这都做不到的话。。。。。。不要忘了它居然需要至少5个这样的人,太恐怖鸟
篮球比赛的详细规则(主要是进攻,防守)
1.比赛方法
一队五人,其中一人为队长,候补球员最多七人,但可依主办单位而增加人数。比赛分四节,每节各12分钟,每节之间休息5分钟,中场休息 10 分钟。比赛结束两队积分相同时,则举行延长赛 5 分钟,若 5 分钟后比数仍相同,则再次进行 5 分钟延长赛,直至比出胜负为止。
2.得分种类
球投进篮框经裁判认可后,便算得分。3分线内侧投入可得2分;3分线外侧投入可得3分,罚球投进得1分。
3.进行方式
比赛开始由两队各推出一名跳球员至中央跳球区,由主审裁判抛球双方跳球,开始比赛。
4.选手替换
每次替换选手要在20秒内完成,替换次数则不限定。交换选手的时间选在有人犯规、争球、叫暂停等。裁判可暂时中止球赛的计时。
5.罚球
每名球员各有 4 次被允许犯规的机会,第五次即犯满退场(NBA中为6次)。且不能在同一场比赛中再度上场。罚球是在谁都不能阻挡、防守的情况下投篮,是做为对犯规队伍的处罚,给予另一队的机会。罚球要站在罚球线后,从裁判手中接过球后10秒内要投篮。在投篮后,球触到篮框前均不能踩越罚球线。
6.违例
大致可分为(1)普通违例:如带球走步、两次运球、脚踢球或以拳击球。(2)跳球违例;(3)跳球时的违例:除了跳球球员以外的人被可在跳球者触到球之前进入中央跳球区。
基本规则二
24秒钟规则:进攻球队在场上控球时必须在24秒钟内投篮出手(NBA、CBA、CUBA、WNBA等比赛均为24秒,全美大学体育联合会比赛中为35秒)。
8秒钟规则:球队从后场控制球开始,必须在8秒钟内使球进入前场(对方的半场)。
5秒钟规则:持球后,球员必须在5秒钟之内掷界外球出手,FIBA规则规定罚球也必须在5秒钟内出手。
3秒钟规则:分为进攻3秒和防守3秒。进攻3秒:进攻方球员不得滞留于3秒区3秒以上;防守3秒:当某防守方球员对应的进攻方球员不在3秒区或者3秒区边缘、且彻底摆脱防守球员时,防守方球员不得滞留禁区3秒以上。
侵人犯规:与对方发生身体接触而产生的犯规行为。
技术犯规:队员或教练员因表现恶劣而被判犯规,比如与裁判发生争执等情况。
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球员做出的不体现运动员精神的犯规动作,比如打人。发生此类情况后,球员应立即被罚出场外。
队员5次犯规:无论是侵人犯规,还是技术犯规,一名球员犯规共5次(NBA规定为6次)必须离开球场,不得再进行比赛。
违例:既不属于侵人犯规,也不属于技术犯规的违反规则的行为。主要的违例行为是:非法运球、带球走、3秒违例、使球出界。
队员出界:球员带球或球本身触及界线或蚧线以外区域,即属球出界。在球触线或线外区域之前,球在空中不算出界。
干扰球:投篮的球向篮下落时,双方队员都不得触球。当球在球篮里的时候,防守队员不得触球。
球碰板后对方不得碰球,直到球下落。
被紧密盯防的选手:被防守队员紧密盯防的球员必须在5秒钟之内传球,运球或投篮,否则其队将失去控球权(NBA规则中无此规定)。
球回后场:球队如已将球从后场移至前场,该球队球员便不能再将球移过中线,运回后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