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棒球业余联赛-广东棒球队
棒球棒是什么材质的?
1.1 铝棒:美国基本大厂牌,easton,rawlings都是铝棒,一般采用冲压工艺。
1.2 铁棒:日本很多高级别的都是铁棒,而且不少合金配方都是日本本土研制,而且不少采用的是切削工艺。
我自己有:1.1 rawlings的plasma。1.2 mizuno pro order。3.1 Miken的中端型号。首先要说明的是不同厂家在设计的时候也有不同的思路,其实不应该简单的横向比较,所以只能谈谈主观感受。从打击的甜区来看,碳纤维的Miken最大,铝棒第二,铁棒第三,碳纤维棒子而且是介于金属棒和木棒之间的手感,如果正中甜区,会明显感觉有回弹力。而铁棒就明显叮一下。所以业余比赛的时候,还是喜欢用碳纤维棒子,可以把精力主要用在对棒上,适当降低挥棒速度,利用棒子的弹性获得足够的上垒空间,最后来看,的确能提升打击成功率和上垒率。所以除非比赛禁止使用(据说国外不少业余比赛禁止使用碳纤维棒子,以防止出现伤害),业余穷菜鸟应该首选碳纤维,而且Miken这种半根球棒都是甜区的棒子更是首选。据说木棒的弹性比碳纤维更好,所以最近order了两根木棒,等到手再做测评。但木棒的确容易打断(碳纤维棒子也有这个问题,但按照国内棒球玩家的使用频次,基本可以传代了),对于业余选手来说,木棒断裂并不是球速过快引起的,大部分还是由于打在了非甜区,导致棒颈断裂。但木棒在场上的震慑力还是很强的,一般打者提着木棒上来,外野总要互相提醒,扩大防守范围。
**《百万金臂》美国棒球队有印度投手是真实故事改编吗
是真人真事改编的,甚至名字都没改
不过**只是**,看看笑笑就好,这**从根本上说就是米帝的红片,过度夸张的米国梦罢了
辛格目前在匹兹堡海盗队的下属1A球队布莱登顿掠夺者,而帕特尔已经回印度不再打棒球了
MLB这种世界顶级职业联赛怎么可能是两个此前从没接触过棒球的成年人随便投两球就能进的
要知道全世界有多少从小练习棒球,梦想能够站在MLB的赛场上,最终却只能徘徊在3A、2A、1A甚至业余联赛里
如果他们能成功,那不是神话,而是对从小就热爱棒球坚持锻炼的人的梦想的侮辱
棒球的发展历史
棒球 运动是一种以棒打球为主要特点,集体性、对抗性很强的 球类运动 项目,被誉为?竞技与智慧的结合?。很多的人都知道棒球这项目,但你们有去了解过棒球的发展历史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棒球的发展历史,欢迎阅读!
棒球的发展历史:
1839年,西点军校一个顽皮的学生达伯岱(Abner Doubleday)在上历史课时,为了避免打瞌睡,在历史课本背后的空白部分,划下了现代棒球的初步扇型球场规格,也点燃了现代棒球的火苗。
美国人把棒球视为自家酿造的珍馐,精心调配富含英雄气质的棒球 文化 。这个文化已成为美国唯一可以与现代科技抗衡,且超越一切环境变迁的巨石,稳稳压在美国历史的各个角落,渗入每一个美国人的梦中,变成了他们的骄傲与生命。
达伯岱在晚年曾说:「棒球,是美国一个自然发展的神话。」这个神话,跨越一百五十年,已成为美国每一个人血液的一部份,跨越南北战争,西部拓荒,经济大恐慌所有阶段,与他们的生活、历史结合成一部巨大的篇章,世代流传在每一个孩子的生活和梦想里。
今天,美国每年有上万人投入球场,其中能出头的不到千分之一,然而棒球已融入他们的思想生活中,失败与成功、快乐或忧伤,都已改变不了他们对棒球的热爱和执着。
棒球是以9人为一方,在室外场地使用球棒和球进行的一项球类运动。这既是业余竞技运动也是一项职业运动项目,比赛的目标是赢得比对方更多的分。当一名运动员跑完全部垒位,并未被判出局即得一分。棒球场分为内场和外场,正方形的内场的4个角上各有一个垒位,内场也叫?方块?。内场是由界内地区临界外场的两个边和界外地区另外两个边围。棒球的球棒是坚硬,光滑的木制棒,一般为3英尺6英寸长(1.668米)。圆球的表层是用马皮包裹的。棒球被当作是美国的国球(全国性娱乐)。国际棒球联合会是业余棒球运动的世界管理机构。棒球将列入1996年下届亚特兰大奥运会的比赛项目。棒球要求(运动员)具有速度和力量,平衡与协调,柔韧与灵活等项素质。作为一名队员与全队的配合能力是重要的,个人技术如击球,投球和防守也是重要的。了解了棒球的发展历史后怎能不知道我们中国棒球的发展史,以下是中国棒球的发展史:
中国棒球的发展史
872年,清政府派出一队30人的男学生去美国 留学 ,作为中国?自强运动?的一部分。这批学生很快接受了美国的文化,并成立了?东方棒球俱乐部?。
1881 年,由于过度的美国化,中国交流学生被召回中国,在回程途中在旧金山接受了奥克兰棒球俱乐部的挑战,并且击败了该球队。
NO.1
1879年, 12岁的时候,搬到夏威夷与哥哥同住。这个未来的革命家就是在夏威夷学会了棒球,后来又通过运用此项活动来达到他的政治目的。
1895年,中国三所院校?北京汇文大学,上海圣约翰大学,北京同舟大学都组织起了棒球活动。
1905年 6月2日,来自上海的圣约翰大学棒球队和上海基督教青年会棒球队碰面,最后圣约翰学院赢得了这场被誉为大陆第一次两支中国球队间的比赛。
1907年,中国首次正式的大专院校间比赛在北京的同舟大学和汇文大学间展开。
NO.2
1911年,在中国大革命前夕,的革命政党,同盟会,在湖南省省会长沙建立了棒球协会。而在长沙的棒球圈子中,主要是作为掩护,来教年轻人如何投掷手榴弹。
原来棒球还有这样的作用呢!棒球可真是不容小觑!说小了,咱可以健身,说大了咱还可以打掩护呢!为革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911年,中国海外棒球俱乐部在夏威夷成立,在旧金山的一次表演赛中击败了当时的纽约巨人队。
1914年, 一个美国传教士,维拉德 L. 纳什,在苏州大学任物理系系主任,组织起了华东地区6所大学的体育协会。圣约翰大学获得第一年的棒球联赛冠军。到1920年,联盟已经扩充到8支队,该项赛事一直持续到1925年。
1915年, 中国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第二届远东棒球赛,仅次于菲律宾,获得亚军。
NO.4
1932年,日本入侵中国东北的半年后,在美国的太平洋联盟中的两支球队分别以日本,中国投手先发,上演了抗日战争的翻版。萨克拉门托参议员队的先发日本投手是夏威夷出生的kenso nushida,而奥克兰橡树队的先发投手是当地的美籍华人李庚洪,他已经是第二代美国的中国移民了。
1941-1945 年,为反对战俘集中营,棒球在被战争撕裂的亚洲展开,在美国、日本军队和战俘中进行。
NO.5
1959年,在领导的中国,三十多个省份的,军事的,城市的球队参加了首届?新中国棒球锦标赛?。
1975年“”之后,棒球运动正式在中国恢复。
1976年, 香港组织起第一个棒球小联盟,球员全部是华人。
NO.6
1986年,在Peter O?Malley执导下的洛杉矶道奇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上,为天津体育文化中心建造了一个棒球场。
1988年, 中国举办了第一次正式的棒球锦标赛?北京世界锦标赛,参加者都是十一二岁的男孩。
1996年, 第一次有一支日本职业队到中国来,与中国国家队打了两场比赛。这支由22人组成的队伍主要成员是来自名古屋市的中日龙队和神户的欧力士队的选手。
NO.7
2002年5月
中国棒球协会和PBL(Postive baseball Limited)建立了4支棒球队:
北京猛虎
天津雄狮
上海金鹰
广东猎豹
棒球规则
一 比赛目的、场地和器材
1、棒球运动是在规定的场地范围内,两队各出九名队员,在各自的教练员指导下,按照规则在一名或一名以上裁判员的裁决下进行比赛的一项体育运动。
2、比赛的目的是争取得分多于对方队而取得比赛的胜利。
3、在规定的有效比赛局数结束时,按照本规则判得分较多的一队为胜队。
4、比赛场地
(A)比赛场地是一个直角扇形区域,直角两边是区分界内地区和界外地区的边线。两边线以内为界内地区;两边线以外为界外地区。界内和界外地区都是比赛有效地区。界内地区又分为内场和外场。内场呈正方形,四角各设一个垒位,在同一水平面上在尖角上的垒位是本垒,并依反时针方向分别为一垒、二垒和三垒。内场以外的地区为外场。比赛场地必须平整,不得有任何障碍物。
(B)场地大小
内场每边垒间距离为27.43米。投手板的前沿中心和本垒尖角的距离为18.44米。本垒后面和两边线以外不少于18.29米的范围内为界外的有效比赛地区。左右两边线本垒板的尖角不少于76.20米。本垒板尖角后18.29米处应设置后挡网。网高4米以上。场地周围设置围网或围网,高度2米以上为宜。
注:(1)1958年6月1日以后由职业球团建造的棒球场,两边线应至少延长至97.54米,本垒经二垒伸向中外场的距离至少达121.92米。
(2)根据我国场地情况,如有困难两边线长度可规定为91米,本垒经二垒伸向外场的距离可定为108米,本垒到后挡网和两边线到围网的距离可定为15米。
(C)场地划法
应先确定击球方向和本垒位置。(即场地纵轴中心线)为避免阳光照眼,本垒最好位于场地的西南偏西的位置。然后在本垒尖角处钉一小木桩,桩上系一长绳(至少长54.86米)并在18.44米、27.43米、38.79米及54.86米处各打一结(记号),把绳拉向东北偏东的地面。首先在18.44米处钉一小木桩,该处就是投手板的前沿中心。在38.79米处再钉一小木桩,就是二垒的中心点。接着再把54.86米的绳结系在二垒的木桩上,另一端系在本垒的木桩上,手执27.43米处的绳结,向右拉直,在27.43米的绳结处钉一小木桩,就是一垒的外角,然后依照上述方法向左拉直,就是三垒的外角
为检查各垒的位置是否合乎规定,可以再把长绳的一端系在一垒的木桩上,以54.86米处系在三垒上,然后再拿27.43米的绳结向左、向右拉直,用以检查本垒和二垒的位置。现如下:
第一步:定甲(本垒)乙(投手板前沿中心)及丁(二垒)
第二步:以甲戍线定丙1(一垒)
第三步:再以甲戍线定丙2(三垒)
(D)场地布置
场地应布置接手区、击球员区、跑垒指导员区、跑垒限制线、准备击球区、比赛有效区线、本垒打线和草地线。
(1)接手区:自本垒尖角后2.44米处画一条横线,线长1.10米,线的两端距本垒中心线各0.55米。然后再从两端向本垒方向各画一与本垒中心线平行的线,与击球员区界线连接,这个区域叫接手区。
(2)击球员区:在本垒的左右两侧,各画一个长方形的击球员区。该区长1.82米,宽1.22米。两区相邻近的内侧界线各距本垒板边沿为0.15米,以本垒横中心线为准,击球员区前后部分各长0.91米。
注:击球区(包括标出该区的白线)为界外地区,但击出的球如停止在击球员区和边线所形成的三角区内时应判为界内球。
(3)跑垒指导员区:在一、二垒及二、三垒垒线与边线相交的点以外4.57米处向本垒方向各画一条与边线平行长6.10米的线,再在线的两端向场外各画一条长3米的垂直线,这三条线以内的区域为跑垒指导员区。在一垒一侧为一垒跑垒指导员区,在三垒一侧为三垒跑垒指导员区。
(4)跑垒限制线:由本垒和一垒的中点和沿边线至一垒后0.91米处各向场外画一条长0.91米的垂直线,并将两垂直线的终点连接在一起,就是跑垒限制线。这条线和边线所构成的长条区域就是跑垒限制道。
(5)准备击球区:在本垒尖角3.96米处向本垒纵向中心线两侧各量11.28米,并以该处为圆心各画一直径为1.52米的圆圈,此圈就是准备击球区。
(6)比赛有限区线:距两条边线外至少18.29米处,各画一条与边线平行的线,该线一端与后挡网相连,另一端与本垒打线和边线末端相交的延长线相连,此线为比赛有效区线,用以区分界外比赛有效地区和无效地区。
(7)本垒打线(划法):以本垒尖角通过二垒,再以二垒中心为基准点,向场地纵轴中心线本垒打方向延伸11.21米处为圆心从该圆心到左右两边顶点97.54米为半径划一弧线与两边线末端相交,此弧线即为121.92米的本垒打的标志。
注:为了便于判定本垒打,场地两边线顶点应设置白色或**的标志竿,高度在4米以上。
(8)草地线:在草皮场地上,从投手板前沿中心为圆心,28.93米为半径,在界内连接两边线所划弧线,即为草地线。此线以外的外场地区为草地,以内为土地。
注:1.场地上各线的宽度为7.6厘米,线的宽度包括在各区域的有效范围之内。
注: 2.边线通过击球区的部分不应画出。
5、本垒板
用白色橡胶制作,呈五角形,以每边43.2厘米的正方形,截去两角,其形状如下:一边为43.2厘米,相邻两边为21.6厘米,其余两边为30.5厘米并形成一尖角,此尖角是一垒边线和三垒边线的交叉点。43.2厘米一边应朝向投手板,30.5厘米两边应与一垒和三垒边线外沿交角叠合。本垒扳应固定在地上,板面应与地面齐平。
6、垒包
一、二、三垒垒包均为38.10厘米见方,厚7.6厘米至12.7厘米的白色帆布包。一、三垒垒包应整个放在内场,二垒垒包的中心放在两垒线的交叉点上。垒包内装棕毛等细软物。垒包应钉牢在地上。
垒包钉置的方法:比较简单的方法是用十字帆布带和带勾的长钉固定。在垒包的正中下面用带勾的长钉(约30厘米)钩好扎牢,并将长钉钉入地下,以便滑垒时垒包不致移动(但可以转动),同时也可避免碰伤。
7、投手板和投手区
投手板用白色橡胶制成。板长61厘米,宽15厘米。投手板周围应有86.4厘米宽,152厘米长的平台。投手板应与平台齐平。投手板和平台置于高出地面0.25米、直径为5.48米圆形土墩内的投球区(圆心在投手板前沿中心正前方0.46米处),投手板前的斜坡应为平台前沿起向前1.83米,每向前30.5厘米降低2.54厘米,然后向四个垒位逐渐倾斜并与之齐平。此倾斜度各球场应力求一致。
8、队员席
一垒及三垒两侧各设一个队员席供主客两队使用,设于距两边线至少7.62米或18.29米的比赛有效区外侧。队员席上面应安置顶棚,背后和两侧都应是封闭的。
9、球
棒球是圆形软木、橡胶或类似物质作球心,绕以麻线,再以两块白色马皮或牛皮包紧平线密缝而成。球面应平滑。重量为141.8克至148.8克。圆周围22.9厘米至23.5厘米。[软式球]软式棒球是由橡胶制成的,分A型、B型、C型、D型、H型等五种型号,A型是一般的中弹球,H型是准硬式球,内有填充物弹性较软于其他型号的球。B型、C型、D型是专供少年使用的中弹性球。各型号软式球的规格如下(弹性的测试自150厘米的高度向大理石地面自由落下测定)
直径 重量 弹力
A型71.5-72.5毫米 134.2-137.8克 80.0-100.0厘米
B型69.5-70.5毫米 133.2-136.8克 80.0-100.0厘米
C型67.5-68.5毫米 125.7-129.3克 65.0-85.0厘米
D型64.0-65.0毫米 105.0-110.0克 65.0-85.0厘米
H型71.5-72.5毫米 140.7-144.7克 50.0-70.0厘米
10、球棒
(A)球棒呈园柱形。棒面必须平滑无截面接头。棒长不得超过1.07米,最粗处直径不得超过7厘米。必须用一根木材制成。
注:凡由金属、木片或竹片结合制成的球棒,如获得本协会的认可则准许使用。 (B)凹头球棒其凹部深度必须在2.5厘米以内,宽度不得超过5.1厘米及不得小于2.5厘米,凹部截面部分必须呈碗状形,不得附着其他任何物质。
(C)球棒握把位置不得超过自棒端起45.7厘米。为便于握棒从握把端起45.7厘米的长度内可使用任何材料处理(包括用松脂等),但裁判员认为使用的材料包括松脂超过45.7厘米的限制时没,则该球棒比赛时不得使用。
注:击球员在使用中或使用后被裁判员发现该球棒不符合本项规定时,不得由此为由,宣判击球员出局或勒令退出比赛。
(D)未经本协会认可,在比赛中不得使用着色球棒。
11、服装
(A)
(1)比赛时,同队队员应穿着式样和颜色整齐一致的比赛服装。比赛服装上衣背面应有不小于15.2厘米的明显的号码,上衣和裤子的号码要一致。否则不得参加比赛。
(2)同队队员应穿着同一颜色的内衬,除投手以外的队员可在其衬衣袖有标示、号码、文字、徽章。
(B)各队应经常穿着有特色的比赛服装。
(C)
(1)每一名队员的比赛服装袖长依各人身材而异,但两袖的长度必须大体一致。
(2)队员不得穿着破烂的比赛服和内衬出场比赛。
(D)队员不得比赛服装上装饰与比赛服颜色不同的饰物。 (E)比赛服上不得附有使人联想到象棒球形状式样的东西。
(F)比赛服上不得使用玻璃的纽扣或附有发光的金属饰物。
(G)队员可穿有不超过1.5厘米平扁铁钉或橡皮头的棒球鞋,但不得穿着类似高尔夫或田经等圆尖钉鞋。
注:除跑垒指导员和担任跑垒指导员的投手外,其他队员均不得穿着外套参加比赛。
12、接手手套
接手所用的连指手套,周长不得超过96.5厘米,上下端不得超过39.4厘米;虎口的上沿长不得超过15.2厘米,下沿长不得超过10.2厘米,拇指与食指之间的网连结上端部分不得超过17.8厘米,而自上端至虎口部分其长度不得超过15.2厘米。虎口处可用整块的皮革缝制,也可用皮条编成,但不得编成网兜状。手套重量不限。
13、一垒手手套
一垒手所用的分指手套或连指手套上下端长不得超过30.5厘米,掌面上部宽不得超过20.3厘米;虎口上沿长不得超过10.2厘米,下沿长不得超过8.9厘米,上下沿长不得超过12.7厘米。虎口处可用整块的皮革缝制,也可用皮条编成,但不得编成网兜状。手套重量不限。
14、分指手套
连指手套限接手和一垒手使用。但任何队员都可使用分指手套。其大小自四指顶端经掌心至手套下端不得超过30.5厘米,手套的幅度以食指内侧下端缝线部分经由各指下端至小指外沿应在19.7厘米以内。分指手套重量不限。
15、投手手套
投手手套的规格及构造除依照1.14的规定外,另有下列的限制:
(A)投手所用的手套包括皮条、缝线和指蹼都必须是同一种颜色,而且不得为白色或灰色。
(B)手套上不得有任何与手套颜色不一样的附饰物。
16、戴护具的规定如下:
(A)队员在击球时必须戴棒球用头盔。
(B)除职业棒球以外的队员在击球时须戴双护耳的头盔。
(C)业余棒球的击球员及跑垒员均应戴头盔(击球员须戴双护耳的头盔)。
(D)接手在就位防守时须戴接手用头盔、护面、护胸和护腿。
(E)球童也要戴头盔。
注:裁判员如果发现队员有违反以上各条规定时应即令其改正,如在适宜的时间内仍不见队员改正时,裁判员应取消其比赛资格。
17、有关比赛用具的商业广告的规定:
垒包、投手板、球、球棒、比赛服、手套、头盔、以及其他比赛规则规定的比赛用具。不得含有为商品作不当超限度的商业宣传。制造商对这些用具标示的图案、商标、记号、文字等,其大小和内容必须保持适当的范围。
注:制造商对本协会所用的比赛用具更新或变更时,在制造前必须征得本协会的准许后方可投入生产。
三 比赛前的准备
三.○一: 裁判员的准备工作:
比赛开始前,裁判员要:
(a)严格按规则检查比赛器材及比赛队队员的用具;
(b)认真检查场地上所有的线已否用石灰,白粉或其他白色物质划清楚(无论土面或草面);
(c)认真检查由比赛主办单位或比赛队所提供的比赛用球。每个球都要包装封好,并附有主办单位的签名。到比赛前由裁判员拆封检查用球,并去其光泽。裁判员是唯一判定比赛用球是否适用的人;
(d)核实已否有一打(十二只)以上的棒球可供随时使用;
(e)裁判员手中至少要有两个可供备用的球。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应不断得到补充。如遇下列任一情况时可使用备用球;
球被击出场外或击入观众席时;
球已变色或污损,不宜继续使用时;
投手提出更换要求时;
注:裁判员在攻守行为告一段落或球局面时方可将备用的球交给投手。传球或击球入场外时,必须待跑垒员到达规定应进入的垒位后方可替换用球,重新恢复比赛。击成本垒打时,裁判员应待击出本垒打的击球员安全返回本垒后,方可将备用的球交给投手或接手。
三.○二:任何队员不得故意用泥土、松香、石蜡、甘草、砂纸、金钢砂纸或其他物质磨损、污损或弄脏比赛球。
罚则裁判员应即收回该球,并责令违者退出比赛。即使裁判员一时未能确定谁是违犯者,只要投手使用这种球向击球员投球时,应即将该投手罚出场外。
三.○三:队员的替补:
在比赛成球局面时,替补队员可以随时上场替补,参加比赛。替补队员可替补本队“上场队员名单”上所列任一队员,并按被替补队员的击球次序上场击球。被替补队员下场后除可担任跑垒指导员外,不得再次上场参加本场比赛。
如有二人或二人以上同时替补时,必须在上场前将每个队员的击球次序向司球裁判员说明,并由司球裁判员通知记录员备查。如果没有说明,裁判员有权指定替补队员的击球次序。原投手在同一局中仅限一次担任非投手的守场位置。
注:1.原投手在同一局中因各种原因调到其他守场位置,在该局中还允许再调回投手位置,但调回后必须投完该局,不允许再调往其他位置,除非更换投手。
2.投手以外的其他队员上场替补受伤队员时,准予传球五次作为准备活动。(投手的试投数量见本规则八.○三)。
三.○四:跑垒员的替补:
比赛时,不得由“上场队员名单”上所列的开局队员代替本队其他队员跑垒。
注:本规定的目的在于排除乱用所谓的“送礼跑垒员”。任何队员都不得为本队其他队员充当“送礼跑垒员”。任何已被替补下场的队员也不得充当“送礼跑垒员”。任何未列在上场队员名单上的队员,一经上场代跑就被认为是替补队员。
三.○五:投手的替补:
(a)在交给主裁判员的“上场队员名单”上所列投手有投球至第一个击球员或其替补球员完成击球任务(上一垒或出局)的义务。除非受伤或生病裁判员认为不能参加比赛。
(b)替补投手要向击球员及其替补击球员继续投球,直至他们完成击球任务(上一垒或出局)后或一局完了交换攻守方可被替补(除非受伤不能参加比赛)。
(c)若投手的替补发生错误,裁判员应即指出改由正确的投手投球直至规则规定的任务止。如错误的替补投手已允许投球,则所形成的一切局面均为合法。错误投手一经投出第一个球或者任一跑垒员被判出局,则该错误投手成为合法投手。
注:如领队或教练员违反三.○五(c)的规定,企图撤换投手时,裁判员应告以“不准”,如主裁判员有所疏忽,宣布错误投手上场时,仍可在投出第一个球前加以改正,错误投手一经将球投出即成为合法投手。
三.○六:替补队员时,教练员或领队应即将替补队员的情况(姓名、衣号、位置等)告知主裁判员,并向其说明该替补队员的击球次序。
注:被替换下场的队员可仍留在队员席内,也可帮助投手作准备活动。上场的教练员本人被替换下场后,他仍可继续在队员席或跑垒指导员区指导本队比赛。被替补下场但可留在队员席的队员不得对对方队教练员或队员以及裁判员乱叫起哄。
三.○七:裁判员接收替补队员的请求后,应即宣布替补队员的姓名、衣号、位置和击球次序。
三.○八:如因裁判员疏忽,替补队员未经裁判员宣布即行入场而有下列任一情况时,均承认为合法替补,所进行的攻守活动都有效:
(a)替补投手已踏投手板时;
(b)替补击球员已进入击球员区时;
(c)替补守场员已到达被替补队员通常防守位置并开始比赛时;
(d)替补跑垒员已到达被替补跑垒员所在的垒位时。
三.○九:穿着比赛服的运动员不论在比赛前后或比赛进行中都不得跟观众谈话或与观众混坐在看台上。任何领队、教练员或运动员在比赛前或比赛中不得与观众交谈。穿着比赛服的进行比赛的双方队员任何时候都不应对对方有亲热的行为。
三.一○:
(a)如遇气侯不佳或场地不适用时,只有主队领队才能决定是否进行比赛(但不能决定一日打两场的第二场比赛)。
例外:在比赛日程进行到最后阶段,关系到决定名次的最后几场比赛时,改由联赛主办单位的***决定是否比赛。比赛开始后裁判员是决定比赛是否中止或在什么情况下,在什么时候继续比赛或最后结束比赛的人。他在暂时中止比赛后,至少要经过三十分种之后才可以宣布结束比赛。暂时中断比赛时间的长短是根据裁判员认为有可能继续比赛所需要的时间而定。
(b)第一场比赛的主裁判员是唯一能决定一日打两场的第二场比赛能否开赛的人。
注:主裁判员要尽可能完成一场比赛。他在一次或多次暂时中断比赛后,宣布继续比赛的权力是绝对的,只有出现再也没有完成比赛的希望时才可宣布结束比赛。
三.一一:在同一场地进行二场比赛的间歇和比赛进行中由于场地不好而暂时中断时,主裁判员应立即指示场地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平整场地以便比赛正常进行。
注:该场地所属比赛队(通称主队)如违反本规定,主裁判员判该队弃权以客队得胜结束比赛。
三.一二:主裁判员决定暂时中断比赛时应即宣布“暂停”。当主裁判员宣布“继续比赛”时,中断状态即告结束而重新进入比赛。在宣布“暂停”和“继续比赛”之间是球局面。
三.一三:主裁判员在比赛前应根据比赛场地情况制定临时场上规则并通知比赛双方。临时场上规则不得与正式规则相抵触。
三.一四:进攻队员在进攻时,应将所用的手套及其他用具带出场地,放在队员席内,任何用具均不得丢放在界内外场地上。
三.一五:比赛时除了穿着比赛服装的队员、教练员、领队和执行任务的裁判员及经比赛主办单位特许的新闻摄影记者,执行公务的警卫人员以外,任何其他人员都不得进入比赛场地。特许入场的记者或工作员等如无意妨碍了场上队员的攻守活动时,继续比赛,不判球局面。如有意进行妨碍则从发生妨碍的瞬间成球,裁判员根据如无妨碍的局面来处理。(参阅规则七.○八,七.一一)
注:1.有意或无意妨碍取决于行动。例如,供球或检球的小孩或警卫人员试图躲避击球或传球,但仍被球击中时应视为无意妨碍。但是他如果拾球,扔球或踢球,就不管他主观上怎样想的,都视为有意妨碍。
2.关于有意或无意妨碍,还可举以下实例说明:击球员击球至游击手,游击手接球后传一垒成野传。站在一垒跑垒员指导员区的攻队教练员为躲避被球击中而卧倒在地上,一垒手为追接失接的球而与教练员相撞。击球员最后到达三垒,这时应否判妨碍行为要看裁判员的判断。假如裁判员认为该教练员是在尽一切可能避免妨碍就不应判妨碍行为。但是如果裁判员认为该教练员仅仅是故作不妨碍的样子,就应以妨碍行为论处。
三.一六:当观众妨碍传球或击球时,从发生妨碍的瞬间即成球局面。裁判员应根据如无妨碍可能形成的局面来处理。
注:1.若观众十分明显地妨碍了守场员接腾空球时,裁判员应宣布击球员出局。
2.击出或传出的球进入看台并接触观众,即使反弹进入球场而成球与观众进入球场,跨过或穿过围障而接触该球或妨碍守场员接球,二者之间是有区别的。后者显然是观众有意进行的妨碍行为。
(见三.一五)这时裁判员按如无妨碍将成什么局面来判处。
3.守场员自围墙、围网向场外伸手接球,被观众席中的观众因伸手接球的动作而受到阻饶时,不视为妨碍。(防止守场员作过分危险的动作)。
判例:一出局,三垒有跑垒员,击球员击出一外场高远腾空球(界内或界外),观众明显地妨碍了守场员接球。这时。裁判员除判击球员出局外,同时成球局面。如果认为由于该球击出距离很远,三垒跑垒员能在该球被接后跑回本垒就应判跑垒员得分。但如击出的腾空球距离较近时就不能作此判处。
三.一七:双方队员除了正在参加比赛、准备上场和在一、三垒跑垒指导员区指导跑垒的教练员或队员以外,都应坐在本队队员席内。比赛时只有队员、替补队员,领队、教练员、随队医生等才可坐在队员席内。
罚则对违者裁判员提出警告后可令其退场。
三.一八:比赛主办单位或负责提供比赛场地的比赛队(通称主队)应指派人员维护球场次序。如果有人在比赛进行时进入比赛场地,并且妨碍了比赛,客队可拒绝比赛,直至观众退出场地。
注:主队球场如因观众涌入比赛场地致妨碍比赛进行时,客队可以拒绝比赛,如主队过了十五分钟仍未能解决时,裁判员可判主队弃权,客队获胜。
四 比赛开始和结束
四.○一:裁判员应于比赛开始前5分钟进入比赛场地的本垒板后会见双方领队或教练员,然后裁判员接受他们交来的“上场队员名单”一式三份,经核对无误后,将复写的两份交给对方和记录员各一份,原件由主裁判员保留,从此,双方“上场队员名单”及击球次序即告确立,不能再行变更替补(除非根据规定)。 后攻队将“上场队员名单”交给主裁判员后,临场裁判员立即成 为唯一的执法者,他们有权根据天气或球场条件确定是否结束比赛、 暂停比赛或恢复比赛。
注:“上场队员名单”上所列内容如有明显错误时,主裁判员应 在宣布“比赛开始”前召集写错的一方教练员或队长令其加以改正。 例如:名单上只列8名队员或2名队员同姓而未写名时,裁判员在宣布 比赛开始前一经发觉就要通知写错的队立即纠正,以免比赛后产生麻 烦,比赛双方必须避免这种错误的发生。
四.○二:先守队队员进入他们的防守位置,先攻队的第一个击球员 进入击球员区,然后裁判员宣布“比赛开始!”,比赛即告开始。
四.○三:每当比赛开始时,除接手外,所有守场员都要站在界内地 区进行防守。
(a)接手应在本垒板后面的接手区就位。在投手故意给击球员 投坏球使其“四球”上垒时,接手应把两脚放在接手区界线以内,直 至投手投球出手后方可离开。但在其他场合,接手可以随时离开接手 区接球或接杀。
罚则如违反上列规定,按“投手犯规”判处。
(b)投手向击球员投球时应站在合法的投球位置上。
(c)除投手和接手按上述规定外,任何守场员都可以站在界内 地区的任何地区进行防守。
注:在投手启动投球前,裁判员如发现守场员站在界外地区防守 时,应即提出警告令其退入界内,如不听从警告,而攻守行为一经开 始,并且由此而得到防守上的好处时,裁判员应即宣布攻守无效。
(d)在比赛进行时,除击球员和企图进入本垒的跑垒员外,其他 攻队队员都不能通过接手区。
四.○四:在整个比赛过程中,队员要按照“上场队员名单”上所列击 球顺序上场击球。替补队员要按照被替补队员的原来击球顺序上场击球。
四.○五:(a)攻队进攻时应在一垒和三垒两侧各安排一名跑垒指导员。
(b)跑垒指导员限两人,要穿着本队比赛服,只限在跑垒指导区 内进行活动。
罚则跑垒指导员如违反上述规定时,裁判员应令其退出比赛并 离开比赛场地。
注:1.多年来,有好些跑垒指导员惯于把一脚踏出跑垒指导区或稍 许离开该区。这不算违反只限在跑垒指导区进行活动的规定,除非对方 队提出意见。如果提出意见,裁判员就立即贯彻本规定,要求双方跑垒 指导员任何时候都必须留在跑垒指导区内。
2.当攻守活动在跑垒指导员所在的垒位展开时,跑垒指导员惯于离 开跑垒指导区,给跑垒员做滑垒、继续进垒或返回原垒等手势。只要不 妨碍比赛的进行,这是允许的。
3.三垒跑垒指导员不得跑到本垒附近指导跑垒员滑垒。
四.○六:(a)比赛时双方队任何人员都不得有下列行为:
1.用文字或手势煽动观众起哄;
2.用语言攻击对方队队员、裁判员或观众;
3.在攻守活动正在进行时呼喊“暂停”或用其他语言或某些动作企 图使投手犯规;
4.用各种方式有意与裁判员接触。
(b)守场员不得站在阻碍击球员击球视线的位置上并企图以不道 德的行为干扰击球员。
罚则违者罚出场,不得参加比赛。如投手因此而有犯规动作, 不判“投手犯规”,判“投球无效”。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